元鐸顧問有限公司 出品
每每說起失智症,我們常會聯想到記性變差、好發於老年族群的疾病特徵。雖然社會上相關的資訊已相對普遍,但因為失智症的病程發展總是悄然無息、初期症狀又與老化表現高度雷同,因此隨著年齡增長,有時只要稍有健忘或迷糊的情況發生,都不免讓人因為害怕「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」而感到非常緊張。
從懷疑到求助專業,自我檢測讓你不再迷茫
因為失智症很難察覺,如果感覺自己有類似的症狀產生,除了能仔細觀察平時的生活轉變、多留心自己的健康狀況,對處於觀察階段、還不確定是否要就醫的我們,也能透過專業的測驗量表來對個人情況做初步篩檢。
有關失智症的自我檢測,我們主要能透過「AD-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」,對測驗中的行為作勾選,加總後如果符合項目超過兩個(總分兩分)以上,就要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評估或治療。
行為表現、事證舉例 (綜合評估個人行為後,請在符合選項✔) |
有改變 (計1分) |
不太清楚 (計0分) |
沒改變 |
---|---|---|---|
判斷能力降低、出現困難 基本判斷力受影響,導致做事失去基本邏輯。 ➔ 以前很精明,現在卻經常反應失常、容易被騙 |
|||
對原有嗜好提不起勁 變得懶洋洋或興致缺缺,外出或社交意願下降。 ➔ 以往明明活潑好動,現在卻整天只想待在家 |
|||
開始會說重複內容 忘記說過的話,重複的話或問題會反覆說出。 ➔ 上一秒才問的問題,下一秒又再次追問 |
|||
接觸事物或使用工具變吃力 學習新技能或操作工具變得比過去更加困難。 ➔ 最近看電視想轉台,卻常常忘記要按哪個鍵 |
|||
會容易忘記正確日期 記不起當下日期,對時間的記憶或概念變差。 ➔ 忘記今年是民國幾年、不清楚自己的生日 |
|||
很難處理較複雜的財務問題 應付複雜的金錢問題或數字換算都比以往吃力。 ➔ 過去獨自釐清稅務或處理帳單都沒問題,現在卻很難輕鬆處理 |
|||
開始會忘記與人的約會 會忘記和人有約,約會的細節也很難記得。 ➔ 和人約了見面,事後卻完全沒有印象 |
|||
出現長期記憶障礙或困難 出現健忘或思辨能力困難,而且已持續一段時間。 ➔ 好一陣子對自己或家人的名字、住家地址或電話都很常記不太起來 |
|||
符合項目(總分): |
除了以上量表,相關測驗包含「SPMSQ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」或「MMSE簡易智能狀態測驗」也都能當作參考。
面對失智症的未知,是你我都可能心慌
雖然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失智,但對於高風險群的高齡長輩來說,他們不僅要同時面對衰老與可能失智的雙重挑戰,有時若因為缺乏病識感而造成延誤就醫,或是少了周遭親友的陪伴與家庭資源的支持,很多原因都可能讓長輩承受到更多壓力。
也因此,如果我們能善用自我檢測,透過測驗結果對自己的狀況有初步認識,或多或少都能減輕心中的不安與恐懼。
從測驗量表獲得方向,讓專業醫療即時幫忙
雖然多數檢測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,但每個人過往的生活習慣與身體狀態都不相同,測驗的判讀多少會存在個別差異,因此測驗結果主要是作為初步參考,專業的診斷與治療還是要即時求助醫師。
面對人人都害怕的失智症,我們除了在平日的生活做到提前預防,也能多多善用相關資源,使自我檢測成為最佳前線、讓專業醫療作為最穩後援!
--------------提前規劃末趟旅程,讓生命能得以傳承--------------
< 提供免費禮儀諮詢 >
Facebook:新旅程New journey
Instagram:@newjourney_official
參考資料:
健忘≠失智,在家也能自我檢測/
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21661
「極早期失智量表」8 題中 2 題就建議檢查!每天多走路 1 小時,讓大腦年輕 1 歲/
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133000
失智要看哪一科?若家人疑似癡呆,快到醫院做3檢查揪出失智!/
https://helloyishi.com.tw/neurological-problems/dementia-and-alzheimers-disease/dementia-diagnosis/
長安神經醫學中心_失智症/
http://www.everanhospital.com.tw/neuro/treatment-items/item/206.html